“法官你好,你们这执行工作效率也太高了吧,昨天已经送了一个人过来拘留,今天中午又来送吗?”
“警官你误会了,我是过来送提前解除拘留文书的,昨天下午拘留的被执行人姚某,他儿子今天主动出面与对方达成了和解协议,帮其还了钱,缴纳了罚款。这不,得赶紧把人家老爸释放出来嘛!”
这是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向宣城市拘留所送达提前解除拘留文书时发生的一场对话。一切要从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执行案件说起——
姚某、陈某夫妇与张某系高中同学,姚某向张某借款5万元,约定借款期限和利息计算方式。然还款日期届满,姚某夫妇并未还本付息,多次催要无果后,张某遂将姚某夫妇诉至法院。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达成民事调解协议,姚某夫妇表示将按照双方约定偿还张某借款本息。然姚某夫妇仍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还款义务,张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多次尝试电话联系姚某夫妇一直未获得回应,前往其户籍地也未寻得其踪迹。执行干警遂对姚某夫妇采取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措施等,以倒逼其现身履行义务,却依旧收效甚微,二人如“人间蒸发”般不知所踪。期间,执行干警还通过网络司法查控冻结二人银行账户,但账户余额较少远不足以偿还其所欠债务。7月5日上午,执行干警获悉姚某夫妇正在宣城一家饭店打工的讯息,遂火速前往该饭店找到姚某夫妇,并将姚某拘传至法院。
“我没有钱、也不会给,大不了就把我拘留。”面对执行干警的耐心释法析理,被执行人姚某不仅未有丝毫悔悟态度,而且百般推脱、态度蛮横,执行干警遂决定对姚某采取司法拘留强制措施,并罚款500元。姚某被司法拘留第二日上午,姚某的儿子便急忙电话联系执行干警,在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当即表示愿意替父亲履行偿还义务。在执行干警的从中斡旋下,姚某儿子通过电话沟通的方式同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申请人同意被执行人先给付2.5万元,余款2.5万元达成分期还款协议。姚某儿子当场代父亲履行了还款义务,并缴纳了500元罚款,经申请人同意,执行干警牺牲中午午休时间前往拘留所为姚某提前解除司法拘留手续。“高温天气,你们中午加班加点为我父亲办理解拘手续,非常感谢法官!”姚某儿子由衷地向执行干警表示感谢。